CAS: 120-73-0
分子式: C5H4N4
分子量: 120.11
中文名稱: 嘌呤
7H-咪唑[4,5-d]嘧啶
英文名稱: Purine
9H-Purine
7H-Imidazo[4,5-d]pyrimidine
質量標準:
外觀 白色固體
熔點 205-206℃
含量 >98%
干燥失重 ≤1.0 %
用途: 生化試劑,生物醫藥。
嘌呤(purine,又稱普林)經過一系列代謝變化,最終形成的產物(2,6,8-三氧嘌呤)又叫尿酸。嘌呤的來源分為內源性嘌呤80%來自核酸的氧化分解,外源性嘌呤主要來自食物攝取,占總嘌呤的20%,尿酸在人體內沒有什么生理功能,在正常情況下,體內產生的尿酸,2/3由腎臟排出,余下的1/3從腸道排出。
體內尿酸是不斷地生成和排泄的,因此它在血液中維持一定的濃度。正常人每升血中所含的尿酸,男性為0.42毫摩爾/升以下,女性則不超過0.357毫摩爾/升。在嘌呤的合成與分解過程中,有多種酶的參與,由于酶的先天性異常或某些尚未明確的因素,代謝發生紊亂,使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減少,結果均可引起高尿酸血癥。當血尿酸濃度過高時,尿酸即以鈉鹽的形式沉積在關節、軟組織、軟骨和腎臟中,引起組織的異物炎癥反應,成了引起痛風的禍根。而痛風又會引起關節腫大。
常見食物中的嘌呤含量
每1000克中/毫克
食物名稱 | 嘌呤 | 食物名稱 | 嘌呤 | 食物名稱 | 嘌呤 |
面粉 | 23 | 小米 | 61 | 大米 | 181 |
大豆 | 1970 | 核桃 | 84 | 栗子 | 164 |
花生 | 334 | 洋蔥 | 14 | 南瓜 | 28 |
黃瓜 | 33 | 番茄 | 42 | 青蔥 | 47 |
白菜 | 55 | 菠菜 | 230 | 土豆 | 56 |
胡蘿卜 | 80 | 芹菜 | 103 | 青菜葉 | 145 |
菜花 | 200 | 杏子 | 10 | 葡萄 | 5 |
梨 | 9 | 蘋果 | 9 | 橙 | 19 |
果醬 | 19 | 牛奶 | 14 | 雞蛋 | 4 |
牛肉 | 400 | 羊肉 | 270 | 母雞 | 250~310 |
鵝 | 330 | 豬肉 | 480 | 小牛肉 | 480 |
肺 | 700 | 腎 | 800 | 肝 | 950 |
桂魚肉 | 240 | 槍魚 | 450 | 沙丁魚 | 2950 |
蜂蜜 | 32 | 胰 | 8250 | 鳳尾魚 | 3630 |
牛肝 | 2330 | 牛腎 | 2000 | 腦 | 1950 |
肉汁 | 1600~4000 | | | | |
嘌呤含量少或不含嘌呤的食品:精白米、玉米、精白面包、饅頭、面條、通心粉、蘇打餅干、卷心菜、胡蘿卜、芹菜、黃瓜、茄子、甘藍、萵苣、南瓜、西紅柿、蘿卜、山芋、土豆、泡菜、咸菜、龍眼、卷心菜、各種蛋類、牛奶、煉乳、酸奶、麥乳精、各種水果及干果類、糖果、各種飲料包括汽水、茶、巧克力、咖啡、可可等,各種油脂、花生醬、花生、杏仁、核桃、果醬等。
每100克中嘌呤含量<75毫克的食品:蘆筍、菜花、四季豆、青豆、豌豆、菜豆、菠菜、蘑菇、麥片、鯡魚、鰣魚、鮭魚、金槍魚、白魚、龍蝦、蟹、牡蠣、雞、火腿、羊肉、牛肉湯、麥麩、面包等。
每100克中嘌呤含量75毫克~150毫克的食品:扁豆、鯉魚、鱸魚、梭魚、鯖魚、貝殼類水產、熏火腿、豬肉、牛肉、牛舌、小牛肉、雞湯、鴨、鵝、鴿子、鵪鶉、野雞、兔肉、鹿肉、肉湯、肝、火雞、鰻魚、鱔魚。
每100克中嘌呤含量150毫克~1000毫克的食品:胰臟825mg、鳳尾魚363mg、沙丁魚295mg、牛肝233mg、牛腎200mg、腦195mg、肉汁160~400mg 。